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科研 > 教研教改

本科理论落地生根 职教匠心淬火成钢——中南林科大建能专业学子在我校圆满完成实习实训

2025-06-29 10:05:23 来源:智能装备制造学院 作者:陈远平 浏览量:166

分享至手机

两校携手探索实践教学新路径共育建筑环境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6月23日至27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36名学子,怀揣着对实践技能的渴望,走进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智能装备制造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暖通专业”)的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度实习实训。本次实训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校校合作,服务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积极探索职业本科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夯实实训根基

6月23日上午,实训开班仪式在我校暖通实训楼隆重举行。智能装备制造学院院长彭荣贤、副院长吴晓辉出席仪式并致辞。彭荣贤院长对中南林科大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本次实训是本科院校理论优势与高职院校实践特色的一次深度融合,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在“做中学、学中做”,发扬“踏实、细致、严谨”的作风,练就过硬本领,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吴晓辉副院长就实训安全、纪律和具体安排作了详细说明。为确保实训质量,暖通教研室高度重视,10位骨干教师全员投入,根据实训项目进行了科学分工和周密部署。

 

匠心引领,技能传承:彰显职教硬核实力

实训期间,我校教师团队以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充分展现了学校对“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要求。

中央空调清洗模块中,刘兆伟、段志红老师从安全防护、工具使用到深度清洗流程与标准,手把手示范,将环保节能意识融入操作细节,强调设备维护对能效提升的重要性。

管道加工模块中,肖依倩、明月、罗舒晏老师精准的测量、规范的切割与连接,严控质量意识,要求学生加工件“零误差”,确保系统密封性与可靠性。

管道焊接模块中,刘兆伟、尚培娜老师在火花飞溅中,教师们传授焊接技巧,安全意识贯穿始终,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追求焊缝的均匀、牢固与美观。

制冷系统操做模块中,林利芝、陈远平老师、熟练地组织学生制冷系统抽真空、加注制冷剂和制冷剂回收,把握每一个质量要点,确保高质量完成制冷系统操作。

制冷系统的控制调试模块中,张利红、王利专老师深入讲解控制系统原理与逻辑,带领学生进行参数设定,进行调试,使系统达到高效的运行状态。

 

融通“四识”,淬炼匠心:职教内涵深度浸润

本次实训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职业素养的塑造。我校带训教师团队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节能意识与工匠精神有机融通于每一个实训项目中。

实训前强调安全规程,操作中严格监督防护措施。“一定不能大意,要戴好防冻手套,防止制冷剂冻伤。” “焊接过程,要熟记操作规程,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清洗过程中一定要戴好安全帽,专人扶好楼梯。”此类话常见于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做的过程中,不知道不觉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在操作过程中,当学生管道加工精度只差0.2公分时,道焊接不严密不均匀时,中央空调清洗没有达标时,老师们严格要求学生再操作一遍以满足质量要求,不断地强化,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在系统操作、设备维护中强调能效优化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职业责任感。当充注制冷剂,有一点制冷剂泄露到空气中时,老师强调解释制冷剂也是对环境的危害性。当系统抽真空不彻底时,老师分析制冷系统中含有空气,导致制冷系统低效运行不利于节能。

在系统调试中,当学生已经调试了很多遍后,老师强调还可以试着优化调试,使系统达到更好的运行状态。正是这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核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交流互鉴,共谋发展:探索合作新篇章

此次实习实训为两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中南林科大的学子们表示,一周的沉浸式实训让他们将书本上的理论“落了地”,对专业设备和实际工作流程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我校教师的精湛技艺和严谨作风深表敬佩。我校教师也在指导过程中,与本科院校师生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技术前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均认为,这种“本科理论+职教实践”的模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推广价值,为未来在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师资交流,乃至探索“3+2”专·本衔接、联合申报职业本科专业(方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探索新路径。

圆满收官,未来可期

6月27日,随着最后一项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次联合实习实训圆满落幕。中南林科大的学子们带着满满的实践收获和对工匠精神的更深感悟踏上归程。此次成功的合作,不仅有效提升了我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彰显了高职教育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更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号召,主动作为,深化校际合作,积极探索职业本科办学内涵与路径的一次重要实践。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协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湘人蓝匠”的力量。

 

【编辑】智能装备制造学院通讯员

最新动态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元东路1319号

邮政编码 :410100

联系电话:0731-86880988(院党政办)0731-86880668(招生电话)0731-86840656(就业电话)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21377号-2

版权所有: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技术支持:中人社传媒ICP备案号:湘ICP备17021377号-2湘教:QS4_201311_0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