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6 日晚 8 点,一场意义非凡的 “楚怡杯” 技能竞赛总结大会在至精楼 403 会议室热烈举行。此次会议聚焦机械专业参与的 “楚怡杯” 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经历,全方位复盘竞赛中的经验与不足,为后续赛事及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方向。指导老师卢继、王晓琴、何阳,各参赛选手以及机械技能学习兴趣小组全体成员汇聚一堂,一同回溯竞赛之路,展望未来蓝图。
实现突破,致敬全员奋进
会议开场,卢继老师对参赛选手在赛前集训与比赛期间的拼搏付出予以高度赞扬。在本次竞赛中,团队收获颇丰。陈金宇同学于 “CAD 机械设计” 赛项中勇夺省一等奖,成功实现智能装备制造学院在 “楚怡杯” 技能竞赛 “省一” 荣誉上的零突破!伍鸿凯同学荣获 “CAD 机械设计” 赛项省三等奖;李时进、李佳成同学在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赛项斩获团体三等奖;李晨峰、田伟康、袁海荣同学则在 “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 赛项中荣获团体三等奖。卢老师着重指出,即便部分同学此次未能获奖,但其在训练与比赛进程中的全情投入同样可圈可点,他们为提升技能所倾注的时间与精力,是推动团队持续前行的关键力量。
深度剖析,精准锚定改进
在肯定佳绩的同时,会议对现存问题展开深度剖析。卢老师点明,面对新赛项,训练体系尚缺系统性。受初次参赛资源有限、学校硬件条件限制以及备赛周期较短等因素影响,尚未构建起完备的训练梯队模式,后续亟待优化完善。部分同学存在内驱力不足的状况,目标模糊、过度依赖老师,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大幅提升,比赛时在应试技巧方面存在短板,时间把控与得分点抓取能力欠佳。此外,设备短缺成为训练的一大阻碍,多轴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赛项因设备匮乏,严重制约了同学们的训练成效。
经验共享,传承竞赛智慧
随后,各赛项参赛选手依次上台,毫无保留地分享比赛经验与教训。陈金宇同学就 “CAD 机械设计” 赛项,分享了时间把控、策略调整及心态调适的诀窍。他建议同学们确立清晰的训练目标,严格依照比赛时间要求开展练习,同时深入钻研评分细则,精准把握得分要点。参与数控加工赛项的同学强调了熟悉设备、软件对比赛的重要性,并指出团队成员间分工协作、信息互通至关重要。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赛项的同学分享了应对比赛软件版本差异、现场解决设备故障的实战经验......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分享,都为兴趣小组成员搭建起交流桥梁,助力下一届参赛选手少走弯路。何阳老师也分享自身经验与见解,着重强调技能提升是一个长期沉淀、持续积累的过程,同学们需舍得投入时间深耕细作。
擘画未来,踏上全新征途
会议结尾,王晓琴老师回顾了机械技能学习兴趣小组发展历程:从2022年刚成立时4人到如今30多人的庞大队伍,说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同学们能在团队里学到感兴趣的技能。展望未来,王晓琴老师明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与目标。针对训练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团队将着力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打造稳固的人才梯队。团队将努力攻克竞赛设备短缺难题,为同学们创造更优的训练条件。老师们鼓励同学们维持良好的训练状态,积极备战下半年的 “楚怡杯” 等重要赛事。同时,后续将积极组织同学们投身创新创业比赛,为技能兴趣小组的同学提供更多锻炼与展示自我的机会。
本次总结大会为师生搭建起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让技能兴趣小组的同学全面了解各赛项情况,更为团队未来发展筑牢根基。相信在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之下,团队定能在未来竞赛中斩获更为优异的成绩,培育出更多高水平复合型技能人才!